本文地址:http://www.skycomic.net/weihaijiaoyu/ShowArticle.asp?ArticleID=74364 文章摘要:,平分秋色信息中心讲话稿,一针一缐占全省光磊。
走进威海市北竹岛小学,你会不自觉地被这里深深地吸引:敞亮的校园、靓丽的色彩、快乐的笑脸、热情的问候……所有的一切都洋溢着健康向上的风采。“你就是最好的那一个”是孩子们走向健康的信念,“自信乐观 健康发展”是每个孩子牢记的誓言。这所有的改变,都要从学校多年坚持的特色——健康教育说起。
健康: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
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概念应该是最权威的——“躯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有道德”。
目前,“健康”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点击率最高的词汇。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教育部和国家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持续18年呈下降趋势,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且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导致学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娇气、体弱、缺乏耐力、习惯差、适应性不良……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对教育诟病不断。怎样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最为重要的命题。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竹岛小学明晰并坚定了自己的办学方向:教育,首先从健康开始。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为此,学校提出了健康教育这一特色办学理念,以“体之健 心之润 人之和”为目标,用“体魄、智慧、精神、技能,凝成一股任其淋漓发挥的合力,一起托举着他的状态和必胜信念,不断向新的生命高度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教育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每个孩子健康人生的基础。
文化:健康教育的价值所在
要让健康教育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在文化的培育上下功夫。北竹岛小学通过多种文化载体的建设,使学校成为孩子们走向健康的肥沃土壤。
1. 雕塑·长廊·展示墙——健康教育的物态文化载体
北小校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龙的传人”雕塑,上面镌刻着侨乡前辈们的期盼——“从小学海立志,长大勇攀高峰”,用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迎向阳光、健康成长”的信息,鼓励孩子们奏响健康的音符。
教学楼里,健康教育的文化特质在每一面墙壁上涌动,给人无限的动力和希望。一至四楼的黑白画、艺体、读书、心理主题长廊是孩子们的阳光地带,彰显他们在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成果。每个教室门前,是以“健康驿站,秀我风采”为标识的健康足迹展示墙,包括健康奖章、健康之星、健康排行榜等内容。这些看似简单的卡片、图形、刊版,传递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将健康教育具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可闻、可见、可感、可亲,使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发挥。
2.章程·条例·达标制——健康教育的制度文化载体
一所学校,缺乏制度的支撑,很难走远,特色建设同样如此。北小人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健康教育特色的制度,先后推出了《健康少年发展目标体系》《健康家教守则》《健康达标制》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了制度的保障,健康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怎样让健康教育普及和传承?怎样让健康教育融入师生的生命理想和行为?为此,学校修订了《北竹岛小学健康教育办学章程》,完成了《北竹岛小学健康教育执行条例》,以后者对前者实施的行为进行保障,进而提高和改善领导团队的文化执行力。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得健康教育能够固定传承,也保证了它的恒定影响力和持久生长力。
3.仪式·典礼·文化节——健康教育的活动文化载体
学生最大的发展,来自于亲身的体验。活动文化载体的构建,恰恰符合了这一教育规律,创造出了生命关怀的广阔时空,也使健康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刻而细腻地影响着孩子的精神面貌和心灵生活。
每周的升旗仪式,都要由一名“健康少年”担任升旗手,并表彰两个单项的“健康少年”,展示他们的事迹,并由他们带领全体师生在国旗下宣誓。每次的开学典礼,学校都精心设计鲜明的健康教育主题和与众不同的活动形式,如爸爸妈妈告诉我、家长的压岁言朗诵、五把健康交椅等,这些光听名字就能令人向往的典礼,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方向,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精神加油站。每年的四五月份,学校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校园文化节,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包括美术创意周、读书修身周、心理修心周、体育健身周等七大主题,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文化载体,昭示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办学风格:走一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健康教育之路,走一条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发展之路,走一条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健康指引之路。
课程:健康教育的架构取向
课程,是健康教育特色建设的核心。几年来,北小着力于特色课程体系(见下图)的构建,形成了以健美、健心、健智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并采用“项目突破”的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特质的当代少年。
目标:积极关注“儿童健康发展”这一变量,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创造性地整合地方课程,高品位地构建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一个框架:以健智课程为主体,以健心课程为主渠道,以健美课程为辅助,从三个维度将健康教育理念具象在学生发展的健康素质和生长需要上。
两个特征:
全员普及——以生为本,全员参与,不仅体现在人人都有适应的课程,更体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人人参与,人人提高,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成长的机会,人人不同,人人都好。
动静结合——一方面,“动”为身体健康,“静”为智慧发展;另一方面,“动”为实践能力的提高,“静”为内心修养的提升。一动一静,体现学生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三条路径:
健智课程:基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脚点在课堂。在“5+30+5”的课堂模式基础上,我们从课前五分钟、课堂好习惯、课后微课程入手,达到了“开课期待——课中专注——课后成就感”的心理发展目标和“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的教学目标,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的血脉中。
健心课程:最能展现健康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围绕习惯养成,以道德素养训练营、心灵素养小驿站的形式具体呈现,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
健美课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落实健康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健康需求提供路径,搭建艺体素养大舞台,从文化、内容、形式等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这样,整个课程体系以健智、健心、健美三个维度为纬,以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学期课程、年课程为经,从学科素养小学堂、道德素养训练营、心灵素养小驿站、艺体素养大舞台四个层面,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立体化,以科学的课程结构拓展多元育人途径,为学生构筑了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空间”。
联盟: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
要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百家乐网址:关键在于形成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北竹岛小学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着力打造一支由教师、家长、社区形成的健康联盟队伍,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联盟的协同教育下得到快速的发展。
1.教师团队,贵在专业
教师团队,永远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依托“243”特色培训体系,通过团队活动、心理快线、结对帮扶、名家引领等方式,进行心理培植,人人能健康;通过咨询理论、课题研究、素养大赛、读书沙龙,进行专业引领,人人会健康;通过评价体系的确立,人人都健康,实现教师“四个会一特长”的发展目标。
2.家长团队,乐在参与
家长团队,是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同盟军。定期举办的家长讲坛,进行健康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培训;常态化的家长驻校,把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家长内心;经常性开设的家长特长课程和社会课程,让家长也践行健康教育理念;自发组织的家长义工团队,更是让家长主动承担起教育工作,参与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3.社区团队,重在引进
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健康教育向社区、向校外延伸的办法和措施,与社区紧密互动。选择居民喜欢的社团活动项目,对社区居民开放;利用双休日、假期,师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进行讲座、培训等。很多社区居民自发地成为学生校外教育的“老师”,使得校内、家庭的教育成果在社会上得以巩固、延续。
“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健康教育正是在学生心田播下成长的“健康基因”,使其成为一种潜质,随着岁月的成长而日益生长,日益鲜明,陪伴他们一生。让每一个从北小走出去的孩子,都带着一种对健康人生自信乐观的态度和智慧,这,将是北小人永远不变的期盼与追求!
|